三、 百年跃迁:超越香港,不再做傍友 深圳的深度,同你看它的历史纵深度,以及现在拥有的视野有密切的关系。布热津斯基曾在《大棋局》中反复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,还写作了《地理的优势地位仍在持续》。他认为,美国的权利不是来自于道德和法律,而是军事和经济,在恰当的地理位置的使用和定位,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这话可以用来理解深圳。
自深圳进入全球化过程后,深圳增值最快的是土地。据一个公开的权威统计,深圳每平方米土地的征地费从1967年的0.26元到2004年的1.02万元,37年间深圳土地增值3.92万倍。1982年的每平方米140元的拆迁补偿到2007年增加为1.6万元,25年间增值114倍。可以想象,如今的情况更甚。
目前深圳正在超越香港。2018年香港GDP为2.84万亿港元,而深圳按港币折算的GDP为2.87亿港元,已经超过香港,这其中也存在着一种历史的必然性。按香港2018年经济增速为3%,而深圳为7.6%计,用不了10年深圳人均GDP水准也可以超过香港。因此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经济体量最大的龙头城市,是一种历史的必然。
所谓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香港和深圳本来就是一个整体,大湾区的规划,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融合的历史大势,深圳存在南融北联,东扩西拓的优势,必定会后来居上,成为群雄之首。
但必须从地理学中的大陆端点思维,才能看清深圳未来之路。应该承认,地球上只有少数的地点具有跳跃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,就好像物理学中的跃迁现象。
跃迁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,是指能量从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的变化。大航海时代就是人类文化的一次跃迁。大航海时代是地球上相互区隔的大陆,实现了非常紧密的联系。但由于航海的特点,只有有限的海岸线是避风港和便于同内陆连接的交通枢纽,因此,这些大陆与海洋连接的端点,就成为重要的大陆之间沟通的渠道。如非洲大陆的好望角到开普敦,北美大陆的纽约、旧金山,南美的里约热内卢,澳洲大陆的悉尼和墨尔本,亚洲的印度孟买,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仅隔一海峡的新加坡,中国的香港和上海。但香港和深圳其实都是宝安县的土地,根本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,中国大陆在南方最主要的端点。大陆之间频繁的贸易交往和冲突,使得这些端点城市都发展成为国都和大型都市。
目前中国18,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整合,这就是形成一个环海城市体系的过程。其中深圳这个区域,将变成中国环海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力量,成为未来中国之重器。深圳是在大湾时代的关键腾飞点,深圳天然拥有中国大陆的腹地,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库和驱动性的地区。它的行政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升高。
老实说,历史上的深圳,曾经种田种地、打鱼养蚝、贩货走私、卖猪仔、开赌场、闹革命、跑龙套、做配角等等五花八门,各种营生都试过,但只有现在的路向是最好的。深圳现在从事的科技创新、金融贸易、教育文化等等,这才能使深圳作为大陆端点的巨大地理潜能得以释放,生命力得以舒展。在未来的20到30年里,在中国的版图上深圳和香港这个共同的区域,将同上海具有同等的行政和经济地位,未来的发展值得深思。
特别提示: 我们专注大湾区各类 土地及项目规划发展, 企业战略布局设计等业务, 拥有知名规划师、建筑师, 富有经验的公司设计团队, 欢迎项目商谈及合作。 可通过微信号联系。
|